街角的修鞋匠
老张的修鞋摊摆在邮电局拐角已有二十年。一张矮凳,一只木箱,箱上排着几把磨得发亮的铁钳和一卷粗线,便是他全部的生计。
每日清晨,天刚泛白,老张便蹲在摊前,用粗粝的手指捻开线头。他的指甲缝里永远嵌着黑黢黢的鞋油,掌心的纹路被麻绳勒出深沟。过往的行人很少正眼瞧他,直到皮鞋后跟松动,或是凉鞋带子断裂,才突然记起这个驼背的身影。
"师傅,能修么?"穿套裙的女人将高跟鞋甩在木箱上,鞋跟的金属片已经歪斜。老张不说话,只伸出沾满胶水的手接过,用锉刀在断裂处刮出毛边。他的动作很慢,像是要把每一丝力气都榨出来。女人盯着手机,不时用鞋尖点地,发出哒哒的响声。
箱盖上积着厚厚一层皮革碎屑,老张咳嗽时,那些碎屑便跟着颤动。隔壁理发店的收音机整天响着,盖过了他修鞋时的敲打声。偶尔有老主顾来取鞋,会递给他半包皱巴巴的香烟,他便把烟别在耳后,油渍在过滤嘴上洇开。
黄昏时分,老张收拾工具。铁锤和钉子在木箱里碰撞,发出钝响。他数着今天的收入:三个鞋跟,两处补底,还有个小姑娘哭闹着非要他粘亮片的芭蕾舞鞋。路灯亮起来时,他的背影被拉得很长,工具箱在地上拖出一道浅痕。
鞋匠的儿子在城南开了家品牌鞋店,玻璃橱窗里射灯照着当季新款。老张去过一次,在光可鉴人的地板上留下几个灰扑扑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