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缘的修鞋匠
老周的修鞋摊子支在城东立交桥下,一张方凳,一个铁皮箱,再配上一台老式补鞋机,便是全部家当。铁皮箱的漆皮早已剥落,露出斑驳的锈迹,像极了老周那双布满茧子的手。
每天清晨,老周都要把补鞋机从三轮车上搬下来。机器有些年头了,转动时总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这声音混在早高峰的车流里,很快就被淹没了。路过的人行色匆匆,偶尔有人瞥一眼这个佝偻着背的老人,又很快别过脸去。
中午时分,附近写字楼的白领会来取修好的皮鞋。老周总要把鞋底再检查一遍,用大拇指在缝线处来回摩挲。"现在的人啊,鞋跟歪了一点就不要了。"他常这样念叨,"我们那时候,一双鞋要穿到实在不能穿才舍得扔。"
有天来了个年轻人,拎着双开了胶的运动鞋。老周戴上老花镜,把鞋捧在手里转着圈地看。"这鞋底都磨平了,修好了也穿不了多久。"年轻人挠挠头:"可这是限量版的......"老周没再说话,从铁皮箱里取出胶水,动作依然一丝不苟。
立交桥上的车流永不停歇,而老周的铁皮箱上,胶水瓶的盖子总是拧得紧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