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的豆浆店

杨先生2周前 (08-15)心情阁130

老街的转角处开着一家豆浆店,门脸很小,门口挂着蓝布帘子。王老汉每日四更天就起来磨豆子,石磨转动的声响沉沉的,像某种古老的更漏。

我常在五点半光景去喝头一锅豆浆。那时天还黑着,路灯未熄,照着豆浆锅里腾起的热气。王老汉舀豆浆的手极稳,青瓷碗里先搁一勺白糖,热浆冲下去,糖粒便在乳白的漩涡里消融了。

店里的常客多是些上年纪的人。穿蓝布工装的老李总坐在靠窗的位置,把油条掰成小段泡在豆浆里。他曾是纺织厂的保全工,如今退休了,却还保持着四点半起床的习惯。"机器不等人啊,"他说,"早班工人五点半就开工,我们保全组得提前一小时到。"说话时他眼睛望着墙上霉斑,仿佛那里还挂着当年的考勤钟。

最里桌常坐着个穿灰布衫的妇人,人们唤她张老师。她总带着搪瓷缸子来打豆浆,说是给卧床的老伴喝。有回我见她掏钱时带出张泛黄的照片,上头是三个穿军装的年轻人。"六八年下乡的,"她收照片时说,"现在就剩我了。"豆浆的热气漫过她镜片,又很快散去。

王老汉的豆浆卖到七点半就收摊。他说现在年轻人都不喝这个了,街那头新开的奶茶店整天排长队。有天我见他孙子来帮忙,那孩子穿着破洞牛仔裤,磨豆浆时总偷看手机。石磨声里混进消息提示音,倒也不显得突兀。

昨晨我去时,蓝布帘子没拉开。隔壁杂货铺的老赵说王老汉住院了。"脑梗,"老赵擦着柜台,"他儿子说以后可能不开店了。"我站在门口,看见窗台上那盆薄荷已经蔫了。

今早路过时,奶茶店的小哥正往墙上贴新品海报。他耳朵上挂着蓝牙耳机,嘴里哼着外文歌。海报很鲜艳,印着"传统豆乳"四个字,旁边画了个卡通石磨。

声明:本文由杨先生编辑整理推荐。致力于打造情感共鸣的阅读空间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不确定是否原创及转载。

            我们尊重原创,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告知 →意见反馈,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ieim.cn/mood/646.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老槐树下的棋局

下一篇:老屋记

“凌晨四点的豆浆店” 的相关文章

无处安放的话语

无处安放的话语

聊天属于沟通还是发泄,或许只是说说而已,我不知道。不知道你有没有愿意聊起生活琐碎的时候,也许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很多的话要说!开心也好,伤心也罢,总是有想表达的人或者事,我感觉这是正常的,那么问题来了,...

要养成成功的习惯

要养成成功的习惯

守时;写点日记,不要太依靠记忆;随时记录想到的灵感;把重要的观念、方法写下来,随时提示自己;走路比平时快30%,肢体语言健康有力,不懒散、萎靡;每天出门照镜子,给自己一个自信的微笑;每天自我反省一次;...

若爱,请相拥

若爱,请相拥

许久不执笔了,以为早已忘却了一些感受,却发现自己只是回归,从不曾远离,敲打着键盘,还是会有述不尽的情思,抒不完的念想,在这个世界上,能够遇到一个彼此懂得的人,是多么难得,回首过去的光阴,仿佛就在眼前,...

好好爱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好好爱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有位作家说:“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学会真正爱自己,是每个人一生都要学习的课题。一位农妇出生在贫苦家庭,一辈子以干农活为生。她76岁拿起画笔尝试绘画,80岁举办个人画展,画作在全世界进...

回味友谊

回味友谊

在当今这个智能时代,要认识一个人很容易,比如饭桌上,网络上,但要记住一个人,却不是应酬一顿饭、网络一搭讪那么简单。有一类人是天生的“自来熟”,见面就热情寒暄,仿佛你们是失散多年的兄弟,为了证明友谊,他...

成长,从分离开始

成长,从分离开始

成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不仅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灵的蜕变。而分离,往往是成长的第一步。无论是离开父母的怀抱,还是告别熟悉的环境,每一次分离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在孤独与独立中逐渐找到自己的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