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镇西瓜
小暑刚过,太阳便愈发毒辣起来。柏油马路晒得软塌塌的,踩上去竟有些粘鞋底。街边卖瓜的摊子多起来了,绿皮西瓜堆成小山,苍蝇在瓜缝间嗡嗡地飞着。
老张的瓜摊摆在巷子口已有三年。他惯常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坐在小马扎上摇蒲扇。有人来买瓜,他便起身,用粗短的手指"咚咚"敲两下,再拿小刀划个三角口子,抠出块红瓤给客人尝。这动作他每天要重复几十遍,指甲缝里积着洗不净的西瓜汁。
"这瓜保甜!"老张总这么说,额头的汗珠顺着皱纹滚到下巴。买主若是犹豫,他就再补一句:"不甜不要钱。"其实他心知肚明,这年头西瓜都是大棚里催熟的,哪还有从前的滋味。
巷尾李老师家买瓜最讲究。老太太戴老花镜,要把瓜蒂转来转去看半天,末了还要问:"是沙瓤不是?"老张就笑:"您老放心,沙瓤的。"其实他早把标记做好——瓜蒂弯曲的是沙瓤,直的是脆瓤。这秘密连他老伴都不知道。
午后最热时,老张会切半个瓜放冰箱。等孙子放学回来,孩子整张脸埋进瓜里啃,红汁顺着下巴往下淌,把胸前浸出深浅不一的红点子。老张蹲在门槛上看,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在井水里泡过的西瓜,那凉气能钻到骨头缝里。
现在家家都有冰箱了。但老张总觉得,冰镇过的西瓜吃起来像隔夜的馒头,表面冷,内里却闷着一股热气。就像这日子,看着什么都有了,却少了点说不清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