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里的慢时光
早晨七点半的地铁二号线,总是挤得像沙丁鱼罐头。我被人群推搡着进了车厢,后背紧贴着冰冷的金属栏杆。车厢里弥漫着包子、洗发水和汗水混合的气味,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相似的疲惫。
忽然注意到角落里坐着个穿藏青色工装的老先生。他膝盖上摊开一本发黄的线装书,右手食指随着阅读节奏轻轻点着书页,像在打拍子。周围乘客的推挤似乎与他无关,他时不时扶一下滑到鼻尖的老花镜,嘴角偶尔泛起笑意。
这场景让我想起小时候在旧书店见过的场景。那些老主顾们也是这样,站在书架前一站就是大半天,用手指摩挲着书页,连翻书都带着几分虔诚。现在书店里多是举着手机拍照的年轻人,书架前再难见到这样的身影。
列车剧烈摇晃时,老先生下意识伸手护住书页。这个动作让他旁边刷短视频的年轻人抬头瞥了一眼,又很快低头沉浸回闪烁的屏幕里。我数了数,这站路他划过了二十三条短视频,平均每条停留不到十秒。
到站时,老先生把书小心地收进帆布袋,动作轻缓得像在收藏一件易碎品。他起身的瞬间,三个年轻人同时扑向空出来的座位。地铁门开合之间,我看见他佝偻的背影慢慢消失在电梯尽头,那本没看完的书随着步伐在布袋里轻轻晃动。
后来的很多个早晨,我总会不自觉地寻找那个藏青色的身影。虽然再没遇见过,但每次看见有人在地铁里看书,都会想起他护住书页的那双手——粗糙,但格外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