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里的钢琴声
六楼的老式居民楼里,最近多了一架钢琴。
起初没人注意到它是什么时候搬进来的。直到某个工作日的傍晚,一段生涩的《致爱丽丝》从楼梯间飘上来,几个下班的邻居在转角处面面相觑。琴声磕磕绊绊,像一只学飞的雏鸟,每隔几小节就会突然卡住,接着又固执地从头再来。
弹琴的是个戴红领巾的小女孩,住在顶层加盖的阁楼里。她总在下午五点十分准时练习,琴凳上垫着两本旧杂志,脚够不到踏板,悬在半空微微晃着。有次我路过时,她正对着琴谱皱眉,发现有人驻足,立刻“啪”地合上琴盖,逃跑似的钻进铁门,只剩楼道里半截断掉的粉色头花。
后来琴声渐渐流畅起来。某天暴雨,我在楼道躲雨时听见里面传来《菊次郎的夏天》,音符像透进窗缝的阳光,把霉味的楼梯间烘得松软。铁门虚掩着,能看到她母亲站在琴旁,手里攥着晾衣架,眼睛却盯着窗外被雨打落的石榴花。
上周物业在公告栏贴了噪音投诉单。第二天琴盖上多了条厚毛毯,练习时间缩短到半小时。昨天经过时,听见她在弹一首陌生的曲子,欢快的旋律走到一半突然停下,接着是刻意压低的抽泣声。今早发现琴边多了盒牛奶,贴着张字条:“明天弹《樱桃小丸子》好吗?——602”
老楼的隔音确实不好。但有些声音,漏进来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