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的小面馆
早晨六点半,天刚蒙蒙亮。巷口的法国梧桐树下,小面馆的铁皮烟囱已经冒起了白烟。老张照例撩开油腻腻的塑料门帘,扑面而来的是熬了一夜的大骨汤香气,混着葱蒜的辛辣,在冷清的晨风里格外醒神。
"老规矩?"系着黄围裙的老板娘头也不抬,手里的长筷子搅动着滚水里的碱水面。案板上排着七八个蓝边粗瓷碗,每个碗底都卧着半勺猪油,一撮盐,几粒味精。老张搓着手在条凳上坐下,塑料凳腿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六点四十五分,第一批面条出锅了。老板娘舀一勺乳白色的高汤冲开碗底调料,手腕一抖,面条便服服帖帖地滑进碗里。老张接过面碗时,注意到她右手虎口处烫出的水泡还没消——这是昨晚赶制辣椒油时留下的。
面馆的收音机开始播送早间新闻,油锅里炸着的春卷滋滋作响。穿校服的中学生挤在柜台前扫码付款,书包带子滑落到肘弯也顾不上拉。骑电动车的外卖员在门口急刹,塑料拖鞋底摩擦水泥地发出刺耳声响,他抓起打包袋又冲进晨雾里。
老张喝完最后一口面汤时,阳光正斜斜地穿过梧桐叶隙,在油腻的塑料餐桌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巷子深处传来收废品的摇铃声,叮叮当当混着自行车铃响,像支不成调的晨曲。面馆门帘又被人掀开,带进来的风卷着几张落叶,在水泥地上打了几个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