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技艺
老张的木匠铺子开在城东的巷子深处,三十年来,锯木声总是准时在清晨六点响起。如今这声音却渐渐稀疏了。
铺子里堆着上好的红木料,刨花在地上积了薄薄一层。老张坐在条凳上,摩挲着一块木料,手上的老茧刮得木纹沙沙作响。"现在没人要这个了,"他说,"都去买流水线上的板式家具。"
街对面新开了家连锁家具店,招牌亮得刺眼。老张的学徒小刘上个月辞了工,去那边当了销售员。"一个月能卖二十套组合柜,"小刘说这话时眼睛发亮,"提成比在这刨一年木头都多。"
前些日子,有个年轻人来问雕花樟木箱。老张眼睛刚亮起来,那人就问能不能三天交货。"我爷爷那辈,做一个得半个月。"老张闷头抽了口烟。年轻人摆摆手走了,第二天在商场买了个树脂仿古的。
木匠铺的玻璃柜里还摆着老张年轻时做的八仙桌,榫卯严丝合缝,十年过去连条缝隙都没涨开。偶尔有老人驻足细看,最后总被儿女拉走:"网上买现成的多方便。"
前街的王师傅收了刻刀,李掌柜的锉刀也生了锈。老张的锯子挂在墙上,像件出土的文物。暮色漫进铺子时,他总望着那些泛着幽光的工具发呆。巷子深处最后一家木匠铺的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