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理发店
老吴的理发店开在城东已有二十三年。店面不大,十来个平方,漆成淡绿色的墙皮有些剥落,露出灰白的底子。一张铁椅子,一面斑驳的镜子,架子上摆着几瓶发蜡和生发水,便是全部家当。
每日清晨七点,老吴便拉开卷帘门。他不急着招徕生意,先泡一壶浓茶,坐在门口那张褪了色的塑料凳上慢慢啜饮。街坊们经过,总要和他搭几句话。张家的孙子考上了大学,李家的闺女嫁到了省城,这些消息都是在这时候传进他耳朵里的。
来理发的多是熟客。王老师每个月十五号准来,总要老吴给他剪个"干部头";开杂货铺的老周偏爱板寸,说这样清爽;还有几个中学生,隔三差五就要来修个时髦的发型。老吴的手艺算不得多么新潮,但胜在稳当。推子在他手里像是长了眼睛,总能顺着客人的头型走。
最热闹的是春节前那几天。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都要来老吴这里拾掇头发。小店挤得转不开身,老吴就从早忙到晚。这时候他会多收五块钱,没人计较这个。大家挤在屋里,说着各自在外的见闻,热气在玻璃窗上凝成水珠,顺着窗框往下淌。
去年夏天,街对面开了家美容美发连锁店。明亮的灯光,时髦的装潢,穿着统一制服的年轻店员站在门口发传单。老吴的生意明显少了,有时一整天也等不来一个客人。但他照例七点开门,泡茶,看街景。偶尔有老主顾来,他就多聊几句,手上的剪子照样稳稳当当。
前些日子路过,看见老吴在给一个小男孩理发。孩子扭来扭去不老实,老吴就从抽屉里摸出颗水果糖。孩子含着糖安静下来,老吴的推子又嗡嗡响起来。阳光透过玻璃门照进来,那些飘落的发丝在光束里轻轻打着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