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巷陌里的光
老张弓着背,在报亭里整理新到的杂志时,总会把老花镜往鼻梁上推一推。他的指节粗大,翻页时却意外地灵巧,像在对待什么易碎的宝物。午后阳光斜斜地切进玻璃窗,把杂志封面上的女明星照得发亮。
马路对面,李婶的煎饼摊准时支起来了。她系着洗得发白的蓝围裙,舀一勺面糊倒在铁板上,"滋啦"一声,白气混着芝麻香窜起来。穿校服的孩子们围在旁边,硬币在塑料筐里叮当作响。
拐角处的修鞋匠老王已经打开了工具箱。他钉鞋跟的动作像在演奏,锤子敲打的节奏时急时缓。有个穿高跟鞋的姑娘站在旁边,不时跺跺脚试试松紧。老王就笑,皱纹里嵌着常年风吹日晒的黝黑。
这些街角的光景日日上演,却总有人匆匆掠过。直到某天报亭拆了围挡,煎饼摊换了生面孔,修鞋箱上积了灰,人们才惊觉那些习以为常的温暖。城市的毛细血管里,流动着最朴实的生命力。它们不声不响地编织着我们的生活,像旧毛衣里不起眼的线头,抽掉一根,整件衣服就散了形。
暮色里,新开的便利店亮起刺眼的LED灯。穿制服的小伙子往货架上摆着塑料包装的饭团,保质期印得清清楚楚。而记忆里那些带着体温的市声,正悄悄隐入霓虹照不到的阴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