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本里的生活
老王有个蓝皮记账本,封皮已经磨得发白。每天晚饭后,他总要戴上老花镜,把当天的开支一笔一笔记上去。
"酱油一瓶,八块五;青菜两斤,三块二;孙子要的铅笔,一块钱。"他的钢笔在纸上沙沙地走着,墨水有些洇。老伴在旁边纳鞋底,时不时抬头瞥一眼,说:"今天买肉的钱还没记呢。"
记账本是二十年前在厂里得的奖品。那时老王还在机械厂上班,每月领了工资,第一件事就是把钱数仔细记在本子上。后来厂子倒了,账本却留了下来。退休金、菜钱、孙子的学费,一笔笔都躺在那些泛黄的纸页上。
上周女儿回来看他们,说现在手机上都能记账,非要教他用。老王摆弄了半天智能机,最后还是把账本塞进了抽屉。"还是这个顺手,"他对女儿说,"都记了二十年了。"
前天孙子来家里玩,翻出了记账本,指着上面的数字问:"爷爷,这个'借'字是什么意思?"老王愣了一下,想起那是三年前记的,老伴住院时向邻居借的两千块钱。他揉了揉孙子的脑袋说:"这是爷爷以前欠的账,早就还清了。"
昨天居委会来通知,说老房子要加装电梯,每家要交三万块钱。晚上老王戴上老花镜,把账本翻来覆去地看,最后在空白页上重重地写下"电梯费"三个字。老伴在旁边叹了口气:"要不把定期的钱取出来?"
今天早上,老王看见记账本摊开在桌上,最后一页添了一行陌生的字迹:"爸,电梯钱我出。——小娟"他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最后轻轻合上了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