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的修鞋匠
老周坐在巷口的小马扎上,膝头铺着一块发黑的皮围裙。阳光从梧桐叶的缝隙里漏下来,在他佝偻的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的修鞋摊由三块木板搭成,最宽的那块板上固定着老式修鞋机,铸铁的机身被磨得发亮。右边的木板上挂着各式鞋跟和皮料,像一排等待检阅的士兵。左边木板上则摆着几瓶鞋油,黑棕两色的铁罐子边缘结着硬痂,昭示着它们历经的年岁。
常来的顾客都知道,老周修鞋时总要戴上那副铜框老花镜。镜腿用白胶布缠了好几层,在阳光下泛着黄。他捏着锥子的手布满皱纹,虎口处结着厚厚的茧子,但穿针引线时却稳得很。线头在他嘴里抿一下,就能准准地穿过针眼。
巷子深处的李老师是熟客。她那双磨偏了后跟的皮鞋,每月总要来老周这儿报到。老周接过鞋,总要先用手掌量一量鞋底的倾斜角度,再用粉笔在鞋跟上画道线。他敲打鞋跟的声音很有节奏,像在演奏某种乐器。
去年冬天,巷口新开了家快修店。明亮的橱窗里摆着电动修鞋设备,穿制服的年轻店员站在门口发传单。但老周的摊前依然排着队——王大爷说要等老周纳的鞋底,张婶惦记着他特调的鞋油颜色。老周只是笑,从铁盒里摸出水果糖分给等活的孩子。
梧桐叶黄了又绿。老周摊前的马扎上,总坐着不同的人,不同的鞋。他的手艺和那些修补好的鞋子一样,沉默地行走在巷子里每个人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