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扇
夏日里,老张的电器修理铺总是格外热闹。铺子不大,约莫十步见方,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电扇零件,铁丝、铜片、螺丝钉,在阳光下闪出金属特有的冷光。铺子门口摆着三张长凳,常常坐满了人,手里捧着自家坏了的电扇,等着老张修理。
老张修电扇的手艺是出了名的。他的手指粗短,布满了老茧,却意外地灵活。一把螺丝刀在他手里转得飞快,电扇的零件便乖乖地各就各位。他修电扇时不怎么说话,只是偶尔从喉咙深处发出几声闷响,像是与那机器对话似的。
对面的商场最近在搞促销,新式空调只卖一千八。老李头来修电扇时提起这事,老张只是笑笑,手里的活计不停。他晓得这些老街坊——王婶会为了省两毛钱多走二里路去菜市场,赵大爷的汗衫穿了十年还舍不得扔。空调虽好,可电费单子上的数字,总比买机器的价钱更叫人肉疼。
七月的一个午后,气温窜到了三十九度。老张正给刘家的老台扇换电容,汗珠子顺着他的鼻梁往下淌,在电扇罩子上砸出一个个深色的小圆点。忽然一阵凉风袭来,他抬头看见对门商场的小伙计站在门口,手里捧着台崭新的电扇。
"张师傅,经理说送给您试试。"小伙计把电扇放在修理台上,"这是最新款,静音又省电。"
老张道了谢,却没立刻拆包装。他继续修着刘家的老台扇,直到黄昏时分才歇手。那台新电扇就搁在角落里,包装都没拆。
第二天一早,老张把那台新电扇搬到了隔壁的养老院。院长要给他钱,他摆摆手走了。回到铺子里,老主顾们依旧捧着旧电扇在长凳上排排坐。老张拧开小收音机,里面正播着高温预警。他拿起螺丝刀,又开始了一天的活计。
修理铺里的们呼呼地转着,把收音机里的天气预报吹得断断续续。老张抬头望了望窗外白花花的太阳,心想:这世上总有些东西,修修补补还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