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屋檐下

杨先生4个月前 (07-08)心情阁450

东屋老王家的孩子,近来变了。从前见了人便"叔叔"、"阿姨"地叫,现在却只低着头,快步走过,仿佛地上有什么吸引他的东西。老王起初不解,后来才明白:孩子到了叛逆期。

叛逆期的孩子,大抵如此。他们忽然对父母的言语生出抵触,将房门关得严严实实,眼神里时常闪烁着不耐烦的光。父母叫他往东,他偏要向西;叫他吃饭,他却盯着手机一动不动。这光景,着实叫人头疼。

我见过许多父母对付这样的孩子,方法各异。有的厉声呵斥,有的苦口婆心,更有甚者,拳脚相加。然而效果往往不佳,孩子反倒愈加叛逆。这就像用手去抓沙,攥得愈紧,流失得愈快。

老李的法子倒有些意思。他的女儿去年也是这般模样,老李却不急不躁。女儿关上门,他便在门外放一杯热牛奶;女儿顶嘴,他反而笑起来。渐渐地,那扇门不再紧闭,有时甚至会开一条缝。我问老李秘诀,他只说:"孩子叛逆,不过是想要被当作大人看待罢了。"

这话确有几分道理。少年人急于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对一切管教都心生抵触。父母若一味压制,只会适得其反。不如退一步,给他们些空间。就像种树,幼苗时需要扶持,但也不能捆得太紧,否则反碍了生长。

赵家的情形却不同。老赵见儿子叛逆,索性撒手不管。结果那孩子愈发肆无忌惮,最终闯下祸来。可见放任自流也是不行的。管教与自由,就像风筝与线,没了约束固然飞不高,勒得太紧却会断线。

最好的法子,或许是像园丁对待幼苗那样——既给予阳光雨露,又适时修剪枝杈。孩子顶撞时,不必立刻驳斥;他们沉默时,也不必刨根问底。留些余地,反而能让孩子自己思考对错。

屋檐下的沉默,终会随着时间化解。当孩子真正长大,回首这段日子,或许会明白父母的苦心。而父母也会懂得,叛逆不过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声明:本文由杨先生编辑整理推荐。致力于打造情感共鸣的阅读空间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不确定是否原创及转载。

            我们尊重原创,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告知 →意见反馈,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ieim.cn/mood/452.html

“沉默的屋檐下” 的相关文章

刚刚,我拒绝了前任的好友申请。

刚刚,我拒绝了前任的好友申请。

你知道人在感情里最稀缺的东西是什么吗?不是一腔热血,也不是换位思考,感情中最稀缺的永远是杀伐果决。因为那些让你陷入感情旋涡的瞬间,早就毫无理智可言。上头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保持清醒很难。太多人因此被伤害...

要养成成功的习惯

要养成成功的习惯

守时;写点日记,不要太依靠记忆;随时记录想到的灵感;把重要的观念、方法写下来,随时提示自己;走路比平时快30%,肢体语言健康有力,不懒散、萎靡;每天出门照镜子,给自己一个自信的微笑;每天自我反省一次;...

请不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你的脆弱

请不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你的脆弱

爱情,有时候是一种冒险,赢了,就能与心爱的人共度一生;输了,可能连朋友都做不成。生活中最痛苦的事情之一,不是孤独,而是在人群中仍感到孤独。有时候,我们容易忽视身边的爱,却为得不到的人付出一切。得不到的...

若爱,请相拥

若爱,请相拥

许久不执笔了,以为早已忘却了一些感受,却发现自己只是回归,从不曾远离,敲打着键盘,还是会有述不尽的情思,抒不完的念想,在这个世界上,能够遇到一个彼此懂得的人,是多么难得,回首过去的光阴,仿佛就在眼前,...

别和自己过不去

别和自己过不去

成年人的生活,从来没有轻松可言,工作忙不完,委屈说不出。在人前,每个人都是一副百毒不侵的样子。可谁都不是铁打的,虽然我们已经无法像孩子一般想哭就哭,想闹就闹,但还是可以把心里的烦恼说一说,把身上的压力...

如果两个世界,无路可走

如果两个世界,无路可走

在现实生活的夹缝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站在两个世界的交界处,左右为难,进退维谷。这种困境并非虚构,而是每个人在某个阶段都可能遭遇的真实体验。它可能是职业与家庭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或是个人与社会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