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理发店
老城区的巷子口有一家理发店,窄窄的门脸,玻璃门上贴着早已泛黄的"理发三元"字样。李师傅的剃刀在这里已经摆了三十五年。
每日清晨,李师傅总是第一个到店。他慢条斯理地取下门板,将铜盆注满温水,把剃刀在磨刀皮带上"唰唰"地打磨几个来回。铜盆里的水汽氤氲起来时,第一位客人便到了。
店里陈设极简:一面斑驳的镜子,两把铸铁理发椅,木架上整齐排列着剃刀、剪子、梳子。没有花哨的发型图册,也没有嗡嗡作响的电推子。王老爷子每周三上午准时来刮脸,他说电推子刮得生疼,不如李师傅的手艺熨帖。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穿过玻璃门,在地上投下一方光斑。李师傅的剪子"咔嚓咔嚓"地响着,碎发簌簌落在白布上。偶尔有年轻人推门询问烫发价格,见店里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又讪讪地退出去。
隔壁新开了家美容院,霓虹灯管缠绕着"潮流发型"四个字。李师傅的生意越发清淡了,但他依旧每天打磨剃刀,往铜盆里添热水。有老主顾劝他添置些新设备,他只是笑笑:"剃头刮脸的手艺,不在那些花哨东西。"
如今理发店门口的红白转筒早已停转,玻璃上的水汽也少了。但每当清晨的阳光落在铜盆上,那泛着微光的水面,依然倒映着三十五年来未曾改变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