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渍时光
老李头的酱菜缸子摆在巷口已有三十余年。
青黑色的粗陶缸,沿口磨得发亮,里头常年渍着萝卜、黄瓜、豇豆之类。晴天掀开木盖,酸咸味便顺着巷子游走,像条无形的小蛇,钻进各家半开的窗棂。主妇们闻到这味儿,就知道该下楼买半斤酱菜佐粥。
酱菜缸边总搁着张矮凳。老李头坐着挑豆角,枯枝似的手指在盐水里钻进钻出,将发软的豆角一一剔除。有邻人经过,他便从缸里捞出根萝卜条递过去。萝卜染成赭红色,咬下去"咯吱"响,咸里透着微甜,是别处尝不到的滋味。
去年冬天,老李头在缸边摔了一跤。再回来时右腿不大利索,酱菜却照旧腌着。只是缸边多了根磨得油亮的枣木拐杖,横在矮凳旁,像道划分时光的界碑。
前日路过,酱菜缸竟不见了。空出来的水泥地上留着个圆圆的印子,比周围颜色深些。巷口杂货铺的老板娘说,老李头的儿子接他去住新楼房,那缸子太沉没搬走。
今晨买豆浆时,看见杂货铺墙角堆着几个玻璃罐,贴着"传统酱菜"的标签。萝卜条切得齐整,泡在琥珀色的液体里,在晨光中闪着虚假的光泽。我揭开塑胶盖闻了闻,有股刺鼻的醋酸味,倒像实验室里的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