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巷陌里的烟火人生
巷口的老槐树又抽了新枝,嫩绿的芽尖在春风里微微颤着。卖豆腐的老王照例在清晨五点支起摊子,铁勺碰着木桶,发出笃笃的响声。这声音二十年来成了整条巷子的晨钟,比任何闹钟都来得准。
李家的媳妇抱着搪瓷盆出来打豆浆,盆底还粘着昨夜的饭粒。她总爱跟老王抱怨菜价又涨了,眼角却带着笑。西头修车铺的小伙计蹲在门前刷牙,满嘴白沫地跟路过的邻居打招呼。早点铺的油锅已经开始滋滋作响,炸油条的香气混着晨雾,把整条巷子都裹了进去。
张老师推着自行车经过时,车筐里躺着两把带露水的青菜。他照例要在豆腐摊前停一停,跟老王说几句闲话。退休十年的老会计拎着鸟笼晃过来,笼里的画眉叫得正欢。几个小学生追打着跑过,书包在背后一颠一颠,惊起一地黄叶。
阳光渐渐斜过来的时候,卖糖人的老周推着玻璃柜来了。孩子们立刻围上去,把硬币攥得发热。老周的手像枯树枝,却能在糖稀里变出飞禽走兽。东头的裁缝铺里传来哒哒的缝纫机声,刘阿姨正在给新到的布料锁边,眼镜滑到鼻尖也顾不上扶。
暮色四合时分,各家窗户次第亮起。电视机的声音从不同方向传来,在巷子里交织成奇怪的合唱。王家传来炒辣椒的咳嗽声,赵家飘出炖肉的香味。路灯下几个老头摆开棋盘,棋子落下时发出清脆的响。
夜深了,只有守夜的杂货铺还亮着灯。老板娘打着毛衣等上夜班的丈夫归来,毛线团滚到地上,被路过的野猫拨弄着玩。月光静静淌过青石板,把白日的喧嚣都收进了砖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