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胜于言辞

杨先生1年前 (2024-05-17)杂记社3040

最近一个朋友再次跟我说自己口才不行,这已经是他第n次跟我谈到这件事情了。

在社会中生活,沟通是必须的,那么如何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几乎是每个人都遇到过无话可说的情况,也有很多人有社交恐惧症。每个人都是独立而有个性的,不能与每个陌生人畅谈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但是社交作为每个人必备的技能,哪怕不能畅谈,至少也应该做到正常的交流,而不是遇到陌生人就不知从何谈起,甚至是不敢与之交谈。

我这个朋友无数次的跟我说起自己口才不行,听多了,我就忍不住想说几句。

首先,不要总是说自己这不行,那不行,比如你口才不行,你完全可以说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待提高,并且会在这个方面多下功夫。你要委婉的说出自己的弱点,然后有计划的改正。

我现在非常不喜欢一个人说完自己这不行那不行之后,并没有做出改变,还是按照自己原来的方式继续生活。既然知道自己的弱点,如若不做出改变,那么跟多少人说都没用。

你把自己的弱点赤裸裸的表达出来,是为了求可怜吗?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包容你,也不会认人都同情你,并且照顾你、帮助你。

从小,我就是一个不太爱说话,也不太会说话的人,生活中也尽量避免与其他人交流。虽然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有欠缺,但是得过且过,也并没有把不善言谈当作一个大事来看待。

后来,因为交流障碍,也错失了很多的机会。在一次次的懊恼与悔恨中,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言谈在人际交往中是最基本的事情,不能因为自己的胆小与懦弱就放弃社交。更何况人生那么长,总不能这样持续一辈子吧。

于是在初中时期,开始读大量提升口才的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学习说话的技巧。平时也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在一次次的社交中总结经验,下次交谈的过程中也会更加注意。

久而久之,就不会再怕与别人交谈,也知道如何找话题,面对不同的人,应该聊些什么。

现在最怕的就是,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是因为懒,因为安于现状,而不去做出改变。

很多人就会想,我虽然有毛病,但是我现在这不是过的还行嘛。

但是,很多事情,你不去主动挑战它,早晚也会被动改变。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也有不擅长的事情。并不是说改变,就是要做到完美,做到无双。而是将不擅长的事情,做到基本要求。

你可能不会引经据典,但是可以做到正常的交流,并且不惧怕交流。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突破?

标准因人而异,不需要给自己制定太高的标准,然后望洋兴叹,还没有做出改变之前,先把自己给吓住了。

我们需要制定合适的目标,然后通过努力,去达到及格。要是能做到完美,自然是更好。

面对不擅长的事情,要么彻底放弃,说服自己的内心,去接受这个事实。

要么就去做出改变,并且坚持的努力,成为自己想羡慕的人。

千万不要抱怨,并且抱怨完之后又不改变。

要有接受现实的心态,也要有敢于跳出舒适区的勇气。人生还长,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声明:本文由杨先生编辑整理推荐。致力于打造情感共鸣的阅读空间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不确定是否原创及转载。

            我们尊重原创,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告知 →意见反馈,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ieim.cn/Notes/39.html

“行动胜于言辞” 的相关文章

远离身边消耗你的人

远离身边消耗你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会成为朋友,有的会成为恋人。奇形怪状的人际关系,总有些人和事在消耗着我们,打来无止境的负面情绪。渐渐的,你不再像以往那样开心,曾经的梦想湮灭在每日回荡在耳边的抱怨...

心若相依,人生何处不相逢

心若相依,人生何处不相逢

没有惊艳的开场没有华丽的告白普通的问候,简单的交流一颦一笑,醉入眼眸一字一句,温馨入心仿佛是前世注定茫茫人海有多少擦肩而过漫漫一生有多少真诚守候人生无常有些人转身便是天涯缘分奇妙某一次驻足便是永恒世间...

靠近一个拥有正能量的人

靠近一个拥有正能量的人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道路上奔跑,这一路,我们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同行的人。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叫“吸引力法则”,可以通俗理解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是什么样的人,往往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靠近什么样的人,你也更可能...

生活的烦恼

生活的烦恼

生活中遇到烦恼,怎样排解?生活中难免会遇见烦恼,就像天气一样有晴有雨,但阴雨天总会过去,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当我遇到烦恼的时候,我会静下心去分析这个问题,找到问题的突破口,然后尽力去做。我始终相信那句...

这一次,母亲不会原谅我

这一次,母亲不会原谅我

为什么父母做错事。孩子就永远不会原谅呢?谢谢邀请!为什么父母做错事。孩子永远不会原谅呢?在孩子思想当中,父母是孩子的长辈,父母不应该做错事,成年人怎么会做错事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切形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